首页 > 文章资讯 > 新闻资讯
「超测前瞻」四连发弹鼓X级中坦开测!身为I系却是豹一同门师弟
更新时间:2022-08-16 21:13:27 作者:云寺手游



各位车长大家好!

在独特弹鼓机制的加持下,I系中坦可谓是群英荟萃。八金P46的强势大家有目共睹,顶级车P65和领土战奖励“45吨主战”更是各领风骚。随着本次超测服更新,I系中坦爱好者们将会迎来I系的第三台顶级中坦:“狮”式主战坦克!它究竟是什么来头,在游戏中又会有怎样的发挥呢?


历史溯源

从本质上说,“狮”式其实就是I系以授权生产的豹1A3为基础,与包括克劳斯-玛菲、荣格-保时捷在内的D系军工企业合作开发的外贸坦克项目,突出价格实惠、简单可靠以及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。为此,坦克的通风、空气滤清装置以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均进行了改良,在50℃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。


“狮”最早也被称为“小豹”,车体、引擎、传动和行走装置由D系建造,而炮塔、武器及电子设备则由I系来完成。除开上面提到的改进,它的车体部分与豹1A3基本一致,甚至还保留了标志性的波浪形侧裙板;炮塔也同样由均质钢装甲板制成,但炮盾外形更换为类似后来豹2K的棱锥形,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防护效果。


实际上,“狮”式相比豹1A3提升相当有限,其出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I系和D系军工企业以“曲线救国”的形式在国际军售市场上赢得订单,只可惜由于出口管制等因素,“狮”式在经历1975-77年短暂的研发后便没有了下文,仅制造出一台样车。在此之后,奥托·梅莱拉和菲亚特将设计经验运用于下一代外贸坦克OF-40,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

游戏性能

在游戏中,这台“狮”式不仅拥有D系豹1的帅气外形,更具备I系高级中坦的4发弹鼓机制。它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,我们不妨从本次放出的超测初版数据一窥究竟!请注意,本文中的数据均为无成员时的“裸车”数据,且未考虑配件、战地改装等的影响。在最终上线前,可能还会经历多轮调整。


火力

FIREPOWER

“狮”式的特色是另一种反常的4发弹鼓,前3发炮弹类似IS-3A越打越快的“反向弹鼓”,装填时间分别为13/10/8秒,但第4发又恢复“常规弹鼓”,装填时间激增至21秒。考虑到短装填需要5秒,弹鼓中有3发弹和1发弹时,射速均能达到最大值13秒一发,折算成DPM为1938.5点。如果只论爆发力,它可以在15秒造成1680点伤害,随后进入52秒漫长的装填。


在火炮数据方面,这门I系的105/51炮采用AP、APCR和HE的配置,均伤420/420/510点,穿深258/323/105毫米,考虑到AP比APCR更优秀的转正角,其表现应与豹1的L7A3不相上下。相比之下,1080/1400/1000米/秒的弹速则显得平平无奇,与STB-1、121和UDES 15/16大致在同一水平,习惯了激光炮的车长们可要注意预留更多的提前量。


作为I系最高单发的中坦,“狮”式的炮控水平却是有些捉急——百米精度0.4米,缩圈时间2.7秒,三扩系数0.2/0.2/0.16,甚至略弱于45吨主战坦克。从这项数据就可看出,“狮”和“豹”可谓形相近、意相远,后者游走黑枪的玩法显然不再适用,而更偏向于在1.5线或者更近距离“刀尖舔血”。

生存性

SURVIVABILITY

“狮”式的车体装甲与游戏中的豹1完全相同,均为吹弹可破的70/30/25毫米,但9度的俯角与更厚的炮塔装甲给予了它卖头输出的底气。它炮塔正面标厚达到了180毫米,正面绝大部分区域被大倾角的炮盾所包覆,倘若还能能还原历史上的间隙装甲结构,那整个炮盾不仅能对AP/APCR有更高的跳弹几率,更能大概率吞掉HEAT,颇有些STB-1的感觉。


在生存性的软实力方面,“狮”式的400米视野与750米通讯距离处于同类中坦的平均水平;1800点的血量几乎垫底,甚至比豹1还少了50点,对这样一台更需要接近前线才能有效输出的战车而言实在是贫血。隐蔽系数目前暂未公布,从可能的玩法推测,可能会介于豹1与STB-1之间(13-14%)。


▲ “狮”式主战坦克服役后的想象图

机动性

MOBILITY

脱胎于豹1A3的“狮”式基本继承了它高机动的特色,在增加额外装甲车重略微增加的前提下,830马力的MTU发动机依然带来了每吨19.3马力的充沛动力,在硬/中/软地上0.8/0.9/1.8的阻力系数,基本不存在“数据虚标”的问题。


炮塔/车体转速为每秒52/45度,总算是破除了巨大多数黑枪中坦炮塔跟不上车体转速的魔咒,在短兵相接的近战中获得了一点优势。然而,在最关键的极速问题上,“狮”却掉了链子——最大前进/倒车速度分别为60/15千米/时,倒车速度的欠缺,尤其是对于这种依赖卖头偷炮战术的坦克而言非常致命,因此实战中依然需要保持距离,用空间换(后撤的)时间。


▲ “狮”式和45吨主战坦克的机动对比

小 结

截止8月11日,超测中的“狮”式主战坦克数据汇总如下(不含成员、装备及战地改装):

类型:I系10级中坦

血量:1800点

发动机功率:830马力

车重:43吨

单位功率:19.3马力/吨

最大前进/倒车速度:60/-15千米/时

炮塔转速:52度/秒

车体转速:45度/秒

地形阻力系数(硬/中/软):0.8/0.9/1.8

观察距离:400米

通讯距离:750米

车体装甲:70/30/25毫米

炮塔装甲:180/70/50毫米

火炮:105mm OTO-M-105-51炮

弹种:AP/APCR/HE

单发伤害:420/420/510点

穿深:258/323/105毫米

弹速:1080/1400/1000米/秒

瞄准时间:2.7秒

百米精度:0.4米

最大射速:4.61发/分

每发炮弹装填时间:13/10/8/21秒

完整长装填时间:52秒

短装填时间:5秒

最大DPM:1938.5点

俯仰角:-9/+20度

载弹量:44发

三扩系数:0.2/0.2/0.16

开炮后扩圈:4

车组(4人制):车长、炮手、驾驶员、装填手

隐蔽系数(开炮前/后):暂未公布

小 结

z


作为弹鼓版的豹1,“狮”式主战坦克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偏支援向,但两者在具体的玩法上却大相径庭,一个是凭借超高的机动与精准的激光炮在远距离狙杀目标,一个则更像常规的卖头中坦,结合反常规的弹鼓,在中近距离承担伤害输出/收人头的职责。各位车长对这台全新的I系顶级中坦怎么看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!
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