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章资讯 > 新闻资讯
这潮汕人是如何成为港式奶茶鼻祖?圈粉无数,明星为他着迷!
更新时间:2022-08-24 06:11:25 作者:云寺手游

香港美食享誉全球,其中不得不提的当属港式奶茶。每天要喝掉250万杯奶茶的香港人,对港式奶茶的茶色、香味、奶与茶的配比、口感是否滑、会不会有回甘的感觉,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,这些标准看似简单,想要全都做好却实属不易。而坐落于香港中环结志街2号的兰芳园,成为了香港人衡量港式奶茶的标杆。

甚至,香港流传着一句话:“10个香港人,9个喝兰芳园。”


▲兰芳园老店

一座上世纪70年代的旧式大排档,铁皮外壳,一个茶水档、2张桌子、8张板凳。可就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,每天上千人在此排队等候,人群中,不乏陈奕迅、周润发、谭咏麟、梁朝伟等大咖,他们也只为喝上这杯“煮了67年”的奶茶。


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曾放话:“不喝兰芳园,白来香港。”

香港那么多茶餐厅都在卖奶茶,大同小异,为何就兰芳园的特别出名?

从无名学徒到丝袜奶茶鼻祖

在香港,可以没有咖啡,但不能没有奶茶。这与港式奶茶背后的“硬核”祖师爷——林木河密不可分。


▲林木河

了解过林木河早年经历的人都知道,这个93岁的老人脾气很“硬”。

林木河1925年出生于广东潮州。年幼时家乡因战乱物资匮乏,迫于生计,当时年仅18岁的林木河只身来到香港西银盘,投奔自己开大排档的叔叔,成为了一名学徒。每天起早贪黑做生意,跟着叔叔做排档小帮工,林木河就是从那时候起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。

由于临近码头,生性豪爽的林木河结识了不少码头工人和航海员,朋友出海归来都会为他带来的各种茶叶,每次收到茶叶林木河都会尝试这些茶叶,长此以往他练就了辨别茶好坏的绝技。

在学做奶茶期间,他注意到,各大饮品店的重度咖啡提神饮品需求在逐渐下降,这让他意识到,轻度提神饮品将会受到港人的青睐。但什么能取代咖啡呢?

林木河第一个想到了茶,但是纯茶对大多香港人来说太贵。而彼时的奶茶,在口感上似乎还缺了一些,喝了以后喉咙会有点不舒服,茶和奶味也极度不配合,并不讨喜,此时的他萌生了自学改良奶茶的想法。

但林木河的这个实现这个想法走得异常艰难。

由于经营不善,林木河的叔叔被迫变卖了大排档,准备带着他一起回老家潮州。当时心高气傲的他不愿回乡,带着叔叔留下的120元生活费,开始了独自打拼的生活。

虽然没有背景、没有学历、没有资金,但是林木河却丝毫不气馁、不服输。1952年,林木河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,也正是这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硬脾气,支撑着林木河咬牙开起了自己的排档,他决定去创制一款区别于英式、台式奶茶,更合适于港人口味的奶茶。

那时的香港大排档习惯以姓氏命名,“李记”、“王记”遍地都是,可林木河却率先有了品牌意识,他坚持要取一个好名字,为此还请文人朋友赐名,在那间位于香港中环的简陋铁皮屋里,便有了响当当的“港式奶茶始祖”——兰芳园。

他突破传统,首创了香港丝袜奶茶,而这一做就是67年。


一杯有灵魂的奶茶

林木河自入行做奶茶起,倾其一生都只在做一件事:不断超越自己,做出更美味的奶茶。

选材、改良工具、冲茶...林木河对每一个细节都坚守着严苛的标准,几十年如一日,单调地重复他的绝活,不断完善技艺。

起初,兰芳园早上奶茶的销售特别好,但是一到了下午,却没多少人喝奶茶。一开始,林木河以为是习惯所致,并未放在心上。
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林木河听到一位老顾客的抱怨:“你们家的奶茶早上喝时香浓可口,一到下午就变味了,喝了反而胃不舒服。”

这可把林木河吓坏了,以为是质量问题,但是当他检查完所有的材料和工序后,发现并没有出现任何纰漏。一时间,他百思不得其解。

为了找寻出事实真相,他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与茶相关的书籍,拜访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茶行老板和研究专家,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。

原来,当时香港奶茶的茶汤都是用大壶煮,一壶茶汤用一天。早上的茶汤是茶叶新煮的第一泡,汤色正,茶香浓。但是一天下来,一壶茶不断的进行翻煮,茶汤早已没有了早上的香味。而且茶叶在多次翻煮后,叶面上的质子会产生盐酸、氨基酸、单宁,喝了会造成反胃、胃胀的感觉。

据此,林木河对奶茶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改良,奶茶口感迅速提升。依靠顾客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广告效应,很快,他的港式奶茶成了香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

林木河曾讲过:“我的创新并非天马行空,都是几十年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,没有捷径可寻。”

当时,传统港式奶茶是使用高地锡兰红茶叶的粗茶与幼茶冲泡,而林木河研究分析了茶的天然与否、粗细、颜色、产地,精选了斯里兰卡六种不同“季后茶叶”调制而成了兰芳园。他通过自学尝试,发现不同地方、不同月份的茶叶,冲出来的味道也不同。

尽管早期兰芳园的顾客是一批苦力,但林木河执意选用上等材料,在那个艰苦的年代,这种主动增加成本的做法,让他的排档举步维艰,但也因此深得客人信赖。那个时候,林木河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:“你赚钱,就要认真点,用的材料要好一点。”

随后,林木河进一步改良煮茶的大水壶,以每壶只能冲10杯的定制小铜壶来控制煲茶的时间和新鲜度。而过滤茶渣的茶叶袋,则请来太太出山,在经过反复比较之后,最终确定了用当时质地最细的白毛布手工缝制。


“白色茶叶袋冲出来的奶茶没有半点茶渣,码头工人看茶叶袋因为反复冲茶被染成淡咖啡色,很像丝袜,就笑着喊丝袜奶茶,一来二去,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。”谈起丝袜奶茶这个命名的由来,林木河不自觉带着笑意。


林木河对于奶茶的认真劲儿,还体现在对技艺严守上。长子林俊忠每每提到此处,脸上都会不自觉流露出对严父的敬意:“兰芳园独创的‘八手拉茶法’,每拉一手都有讲究,什么高度,什么力道,冲出来的茶汤都会有差别。” 为了加深他们对茶叶的认识,林木河还曾亲自送孩子们到斯里兰卡当地茶园,观摩茶叶的生长过程。


正是因为这种对产品精益求精的“死磕”精神,从林木河端出第一杯成功的兰芳园奶茶,在当时香港一共只有40万人的时候,兰芳园就收获了平均每天都有300多人来喝的好生意。

一生的事业

时至今日,在时代洪流中伫立的兰芳园,陪伴香港走过奋力打拼的60年代、经济腾飞的80年代,以及回归后延续着繁荣奇迹的新世纪,不知不觉已经67个年头。


香港中环的兰芳园老店里,还挂着钟镇涛亲笔为兰芳园书写的牌匾,周润发、陈奕迅、谭咏麟、谢霆锋等香港明星都是从小喝着兰芳园长大的,Running Man韩国顶级综艺男团都是兰芳园的粉丝,甚至泰国白龙王为这杯奶茶来香港来了五六次。美食作家陈亦文在其饮食文化散文集《幸福的饱嗝》中,将兰芳园作为香港美食的代表,出现在第一章的第一篇。2014年,兰芳园入选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前导篇——《香港城市味道》:“兰芳园丝袜奶茶代表香港奶茶最高水准,已成为香港文化的一种符号。”


▲林木河大儿子林俊忠与演员周润发

作为兰芳园的祖师爷,现年已经93岁的林木河在坚持亲自冲茶到80多岁之后,终于将主要的工作交给了年轻人。但退居二线并不代表他对于兰芳园的出品要求有所降低,他依旧坚持每天来店里,指点帮工拉茶技艺,偶尔会和几十年来一样,请大家喝一杯奶茶,听听他们的意见。


这个习惯,从兰芳园创始的那天起,67年来从未改变。

对配方的坚守和传承,用心听取客人意见、以大家的口味体验为重心的习惯,从林木河创立兰芳园的那天起,就随着人人称道的配方、制作讲究的工艺,融进了兰芳园的血液中。

67年专注于做一杯好奶茶。这看似“不合潮流”的市场表现,是兰芳园对祖师爷林木河执着于“做好”的精神传承,也是兰芳园作为香港精神名片之一。


2017年,兰芳园推出杯装即饮版,一经上市就以稳定品质和正宗口感获得了内地市场的认可。去年,兰芳园更是在第58届世界品质评鉴大会上获奖,这个创立自1961年的“食品界诺贝尔奖”与享誉香港67年的兰芳园,更像是两个历经时间洗练的品质坚守者的隔空对话。


而在香港,93岁的林木河依旧每天早晨5点准时下楼晨练,从结志街步行到植物园,每天爬坡两公里,晨练完回到店里,正好是早上7点。“每天到店里坐一坐,能让我有一点精神寄托,在这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,有那么多生意就很高兴。”每天坚持到兰芳园工作2小时,已经成了他的习惯,对于他来说,守护兰芳园,做好兰芳园,是一生的事业。

来源:新浪网、北国网、中国广播等
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