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章资讯 > 新闻资讯
「五分特效」被嘲出圈,《热血神探》角逐年度最烂
更新时间:2022-08-25 03:07:55 作者:云寺手游

开聊之前,先看张图吧。


我确实没想到,都2022年了,我居然在一部电视剧里,看到这种特效。

我更没想到的是,类似这样的特效,在剧里居然遍地都是。

这部可能会载入史册的、2021-2022年度最烂侦探剧,名叫:

热血神探


对了,它还有个别名:《神探花美男》。


看到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名字,我的血已经凉了半截。

不过,那么多臭鱼烂虾都看完了,我还真不信这剧能超越我的认知。

然后呢,是我太年轻了!

我是真给剧组跪了!


忍着浑身暴起的鸡皮疙瘩看了三集,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肾疼。

不过,本着独肾疼不如众肾疼的心态,我还是决定给大家好好讲讲。

对了,开讲之前先说一下:以下所有剧照都是正片截图,我绝对没有动过任何手脚。


话说清末年间,有一位留洋归国的捕快孔雪笠。

老哥一生致力于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,侦破各种冤假错案。


在这条播种科学的路上,孔雪笠结识了本地仵作方栋。

二人相互帮扶,帮助当地人民破除封建迷信,扫除黑恶势力。


扫黑除恶的路上,孔同学又与当地酒楼老板娘连海萍坠入爱河。


只看剧情简介,这剧好像还挺正能量。

你看,又是传播科学,又是扫黑除恶,感动中国横竖得有老哥一席之地。

可打开原片一看,一股扑面而来的烂味儿,又让人根本把持不住。


我随便聊几个细节。

在孔同学初登场的这场戏,是一个村民发病,天天学狗叫。

大家都以为他中邪,于是请了道士张驴子来降妖驱魔。


你听名字就知道,这货指定是个江湖骗子。

孔雪笠以极其浮夸的手法,破解了张驴子的戏法骗术。


看到这里,感觉一切都是正常的。

但接下来,孔雪笠去给犯癔症的村民看病。

看见村民学狗叫,当即表示“狂犬病,没救了,埋了吧”。


如果没记错的话,大概十年前就有很多专家辟谣过“得狂犬病就会学狗叫”这种弱智谣言。

一个自称“传播科学”的剧,一开场就宣传谣言……

听说转发超过500就算违法来着,对吧。


拆穿了张驴子的近景魔术之后,就该男女主初见了。

这里我稍微介绍一下咱们的女主连海萍女士。

连女士差不多算是本剧的颜值巅峰,还有个官方绰号“万人迷”。


虽然觉得不太合适,但那年头的“万人迷”,不是妓女的花名嘛。

总之,在官府给孔雪笠的接风宴上,男女主完成了初见。

按套路来说,初见这种大场面,横竖得撒点糖,起码也得整点糖精。

而本剧的初见戏,完完全全就是一出LSP狂喜。


*原谅我把这张图放两遍

孔雪笠和对方刚一见面,就以敬酒为名,抓了连海萍的手。

嘴里念念有词:酒甜,老板娘更甜。

一旁的县官,还要在内心附和“孔捕头有一手”。


一套言语挑逗下来,连女士是不是该掀桌子逮流氓呢?

并没有,甚至还觉得“介个男银很有意思”。


好家伙,我以为是流氓头子借机揩油,没想到是两个流氓头子见色起意。

关于这段的评价,咱们直接用官方吐槽的截图吧。


对了,这上面的花字可不是我后加的,这就是原片截图。

当然,剧名叫《热血神探》,除了耍流氓之外,也得整点案子。

前面咱也说了,该剧的主旨是“破除迷信”。

这不,封建迷信就来了。


当地这些年一直闹狐仙,还有个“狐狸精下请帖”的传说。

据说,收到请帖的人,不过多久就会失踪,从此生死未卜。

一时间,县城是家家烧香求佛,甚至连官府都要设坛供狐仙。


孔雪笠表示:作为新时代的新新人类,就是要打破一切牛鬼蛇神。

而他未来的好兄弟、仵作方栋则言必称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。


Ok,虽然我只看了前三集。

但看到二位对鬼神的意识形态争论,加上前文提到的耍流氓问题。

我猜俩人应该会经历一场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争论,然后渐渐在灵与肉的碰撞中相识相知,成为一对好兄弟。

如果有能坚持追剧的小伙伴发现我说对了,记得来点个赞,鼓励一下本预言家。


对了,说句题外话。

关于我只看了三集原剧,就敢上手吐槽这件事,过几天我打算专门写篇心得。

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哪来这么大胆子。

感兴趣的小伙伴,也可以点点赞,权当催更了。


咱们再说回剧情。

以封建时代的鬼神观来说,这俩人的观念就是前门楼子对胳膊肘子,指定谁也说不服谁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当地的乞丐老疯子被吊死在十字街头。

既然出了人命,身为捕头的孔同学就借麾下捕快收到的请帖,光明正大去抓鬼了。


虽然,根据剧情介绍就知道,剧里肯定没鬼没妖。

但我还是挺好奇,这所谓的狐仙,到底是个啥德行。

一看,你别说,这鬼还真白。


我赶紧停下播放,打开浏览器,看了一眼,导演是不是王晶。

确认不是之后,我松了口气,继续刷剧。


*我有理由相信,张雨剑就是来过瘾的

假装上当的孔雪笠,跟着这位狐仙去了老巢。

当时的气氛诡异极了,我似乎终于可以看到狐仙的真相了。

结果,这个所谓的老巢,更像是当年的高档妓院。

里面还有一堆《大话西游》同款的coser路人。


而里面的领头人,就是这位扮相比86版西游记还草率的“狐仙”。


这位老哥见到孔同学,也是非常敞亮。

直接奉上百两封口费,要孔捕头出去别乱说话,以免断了自家财路。

孔雪笠自然不吃这套,反而仗着有枪极度嘚瑟。

老哥一把拽掉“狐仙”的头套,定睛一看,咦!居然是骗子张驴子。


而他之所以装神弄鬼,为的居然是拐骗穷苦人家的壮劳力,给你挖金矿!

而前文提到的老疯子之死,也是他干的。

原因是,老疯子到处咋呼,狐仙的请帖会带来不幸。


这些话,会让大家畏惧“狐仙”,进而影响金矿的招聘业务。

话乍一听没错,但我又倒回去看了一遍那位“女鬼”招聘用的顺口溜。


明明就是你自己说吃你家席要见阎王好吧!

不过,跟烂片盘逻辑也实属大可不必。

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逻辑不自洽和道具不走心之外,片子一个大问题是特效。

那张让《热血神探》出圈的动图,我都放两回了,这里就不展示了。


要单说特效差点,这个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当初《御赐小仵作》,为规避审查风险和减少制作经费,也用过PPT和flash动画填内容。


贴着喜剧标签的《热血神探》,偶尔搞点一分钱特效,就当是搞节目效果了。

但剧中无处不在的综艺体花字,还有各种放飞自我的抠图,让人看了实在出戏。


虽然,我也曾经尝试暗示自己,就当综艺看。

可这情节,又严重缺乏互动性。

最终我还是骗不过自己,这也是我看三集就弃坑的原因之一。


所以到最后,我只能下个结论:

就是成片效果不行,片方只能用各种五毛特效找补。

结果,过于密集的花体字,又让效果不行的成片越发显得廉价。


当然,没能找到导演设置的“综艺感”,兴许是我的问题。

抛开这条不谈,人物设定也是个雷点。

说好的《热血神探》和《神探花美男》,什么热血、神探、花美男,我是一个没见着。

油腻且夸张、夸张且离谱的中年男人,我倒是见了一大堆。


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:“人家是喜剧,夸张一点怎么了?”

它确实在搞喜剧效果,但搞的是几十年前的港式流水线喜剧。

而且,并没有很好的把控“夸张”和“油腻”的界限。


论依靠夸张来制造喜剧效果,憨豆先生绝对算是业界标杆了。

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,来制造滑稽效果。

是有规矩、有逻辑的,而很少展现自己的流氓相。


在这一点上,《热血神探》明显跨越了雷池。

按理说,自打废除科举之后,清末年间的留洋学生,是绝对的社会精英。

这么有背景的人,如果想搞喜剧效果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习《让子弹飞》。

用暗含深意的语言和小动作,把各种荤段子、素段子,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。


可主角孔雪笠出场开始,就自带一股“不靠谱”的气息。

对谁说话都是挤眉弄眼,外加伸着脖子缩着头,整个一混混头子。


跟当年《余罪》里,同样高智商的愣头青解冰完全不是一个状态。

看多了,真的会感到一点生理不适。


对了,说到学《让子弹飞》。

孔雪笠逃出升天后,联合县令围剿张驴子,一句莫名其妙的“左腿右腿”,倒真让我想到了“让学”名场面:


哎,前几天我还在说年底没片子看。

好歹抓到个号称“侦探悬疑”的作品,点进来却是部闹剧。

真是不光闹心,更是脑子疼。


怎么说呢……

如果你有仇家是悬疑片爱好者,听我的,一定要血书安利他去看《热血神探》。

没别的意思,报仇嘛,自然是“杀人更要诛心”。


如果自己看呢,不管是当悬疑剧还是喜剧,我都非常不建议入坑。

也没别的意思,洗面奶挺贵的,新年伊始就被糊一脸油也犯不上。

那作为一个踩雷受害者,求个赞安慰,我觉得也不过分吧。

拜了个拜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编辑:阿翟
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