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文章资讯 > 新闻资讯
1996年,乡村兄妹同时变“火柴人”,无法站立“鸭子步”行走15年
更新时间:2022-09-05 00:53:35 作者:云寺手游

“我们要好好生活不要放弃!” ---哥哥廖晓奎

记得军训或体育课的时候,会有一项“走鸭子步”的训练,

鸭子步走起来非常累,长时间没锻炼的人走鸭子步,第二天一定会腰疼腿酸,

可是有这样一对兄妹,走鸭子步走了整整15年!

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是:蹲走的“鸭子”兄妹(哥哥廖晓奎和妹妹廖晓晴)

这家人的故事令无数人同情……


在一个小乡村里,我们发现了一对蹲着行走的兄妹,

原以为兄妹俩在玩什么游戏,或者做什么“挑战”。

可周边的村民议论纷纷说:“这是两个苦命的孩子!忽然就这样了让人心痛啊!”

1996年之前,兄妹俩还是健康的孩子,与同龄孩子无异,

在那之后的某一天,兄妹俩的身体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
兄妹俩的肌肉开始变得越发无力,渐渐地严重到无法站立,

就连自己摔倒了都不能站起来,

只能在摔倒的原地挣扎,等待“好心人”的救助。

村里调皮的小孩给兄妹俩起了外号:“火柴人兄妹”、“鸭子兄妹”!

是什么原因导致兄妹俩这样的呢?兄妹俩有治愈的希望吗?


命运砸在兄妹俩肩上

1980年,廖家迎来了家里的第一个新成员,

是个男宝廖家上下高兴极了,

4年后,廖母生下了第二胎,是“爸爸的小棉袄”,

廖母看着生下来的宝宝,虚弱地冲孩子笑了笑。

邻里街坊都来恭喜廖家夫妻:“儿女双全,好福气啊,以后尽享天伦之乐吧!”


时间一点点地流逝,

孩子们渐渐长大,如大部分兄妹一样,这俩兄妹俩也常常因为一些琐事斗嘴、打架,

母亲总是笑着劝兄妹俩:“俩倔驴!你们俩各退一步!”

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,

母亲早早起床给兄妹俩做早饭,笑着招招手:“路上慢点,别打架。”


不论什么事情,兄妹俩总要分个高低,值得表扬的是他们在学习上的“比赛”。

兄妹俩谁也不让谁,上课好好听讲,争做第一名。

哥哥比妹妹年级大,总是嘲笑妹妹的题幼稚。

妹妹不服气,学习更加刻苦用心。


兄妹俩的成绩从没让廖家父母担心过,

邻居去廖家串门的时候,常常羡慕地说:“俩孩子学习都这么好,将来有出息啊,等着享福吧!”

廖母谦虚地笑着回应,心里油然而生一些小骄傲。

放学了,兄妹俩沿着农村的小路回家,

回家时兄妹俩无忧无虑地在田间游玩,

他们不知道“幸福生活”正在被“病魔”一点点的瓦解。


1996年的某天,兄妹俩照常放学回家,

忽然妹妹一个没留神差点摔倒,还好哥哥反应快扶住了,

“站稳啊妹妹,想什么呢?”

“刚刚脚疼忽然没力气了,总感觉肌肉一直在跳动。”

这种感觉哥哥也有,但是兄妹俩都没当回事。


直到第二天起床,哥哥的脚变得特别麻,几乎站不起来,

哥哥还以为是睡觉睡麻了,

可是缓了好久都没恢复,哥哥站起来尝试走路,感觉失去了平衡,

老站不稳,左右倒,妹妹也是如此症状。

看着兄妹俩都出现了这种情况,廖母坐不住了,立马带孩子四处求医。


镇里的医生几乎都看了,但是再怎么检查都没检查出结果,

一部分医生认为这病是“小儿麻痹症”,

后来就照着小儿麻痹症来医治了,可是治疗了很久仍不见有任何起色,

兄妹俩的病也愈来愈严重,肌肉渐渐萎缩,

后来慢慢站不起来了,只能像鸭子一样蹲着走。

脸上也无法作出任何表情,连最基本的微笑都不能。


两兄妹的学业也因病情而被耽误。

廖母有些着急,努力寻找着原因。

廖父和廖母并不是近亲结婚,而且夫妻俩的身体还很健康,

兄妹俩到底得的是什么怪病?

这个问题困惑了廖家父母整整15年,原因依旧没有找到。

当初那个美好的家庭已不复存在,替而代之的是哭声和忧愁,充斥这个家庭各个角落。

当初那对风华正茂的兄妹,已然变成了只能蹲着行走的“鸭子兄妹”。


廖晓奎的腿

患病后,兄妹俩没有再拌过嘴、吵过架,

成了彼此依偎的“苦命人”。

彼时的哥哥廖晓奎已经32岁,妹妹也已经28岁,

当初羡慕廖母说这俩孩子将来有出息的邻居,已经躺在家里享受儿女的孝敬。

而自己家的孩子生活已然不能自理。


兄妹俩在寒冷的冬天也只能躺凉席,

廖晓奎无奈地解释说:“晚上睡觉冷得很,但是只有这样我的脚才能滑下去。”

在毛毯上,廖晓奎无法将腿放平滑动,只有在凉席上才可以。

说着话的功夫,廖母撩开了兄妹身上的衣服,

只见廖晓奎厚厚的棉衣下,藏着一副皮包骨头的身躯,

肌肉全部萎缩了,难怪村里的小孩叫他们“火柴人”!


而妹妹廖晓晴同样没逃过这样的命运,

而且比哥哥更严重,

天气一冷廖晓晴的身上就会生冻疮,看着那皮包骨头的身躯上,

生着大片的冻疮,简直触目惊心,不禁让人心痛不已。

当撩开晓晴的背部时,更叫人大吃一惊,

廖晓晴背部的脊柱已经扭曲的不成样子,就像一棵被压弯的小树。


母亲不禁泪流满面:“睡觉对兄妹俩来说很痛苦,晚上又冷又疼!”

是啊,大冬天睡凉席怎么会不冷,脊柱扭曲成那样怎么会不疼?

这家人的一天是这样的,

天蒙蒙亮,廖母就摸黑穿衣,去田地里摘菜,

发现孩子们醒了,她就去帮孩子们穿好衣服再去做饭。


哥哥搀扶妹妹上台阶,然后一起走到厨房,

“妈妈,你饭做好没有?”

“马上、马上”

兄妹俩守在灶火旁看母亲做饭,就像孩子一样,

看背影既可爱、又可怜。


等妈妈做饭

自从孩子们患病后,

60多岁的廖母从未好好歇息过,70多岁的廖父想帮忙也无能为力。

年过半百的廖母还能坚持多久?

万一哪一天廖母做不动饭、走不动路了,那兄妹俩应该何去何从?

记得有一次父母出远门,久久没有回家,

廖晓奎和妹妹被饿得前胸贴后背。

廖晓奎担当起了做哥哥的责任:“妹妹你在家乖乖的,我去找妈妈。”


那天下了很大的雨,他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,

乡间的路下雨后很泥泞,

望着前方的路,廖晓奎愣住了,

他想起了少年时与妹妹无忧无虑地在田间玩耍的日子。

时光一晃过去这么久了,谁都不曾想到,如今的他们会是这样。


忽然,廖晓奎的肚子咕咕一叫,唤醒了陷入回忆的廖晓奎,

乡间下过雨的路,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非常难走的,

何况是一个只能蹲着行走的“残疾人”!

果不其然,廖晓奎脚下一滑,一头栽进泥堆里,

浑身无力的廖晓奎,怎么也无法靠自己站起来,

但还是努力挣扎着,就如同与命运挣扎一般。


意志力没有把廖晓奎打败,

现实把廖晓奎打败了,廖晓奎奄奄一息的问自己:“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”?

忽然母亲打着手电筒走来,看到路上的泥坑有个人,

起初母亲还以为看错了,再一看发现那竟是自己的儿子。

廖母马上冲上去,看着在泥堆里奄奄一息的儿子,像动物一样挣扎,母亲心痛不已。

在那以后,廖母再也不曾出过一次远门。


身残志坚的“鸭子”兄妹

看着母亲每天辛苦的忙忙碌碌,得不到休息,

心思细腻的妹妹非常心疼,觉得是自己的病拖累了这个家。

当廖晓晴和廖晓奎坐在家门口聊天的时候,

“我不想连累父母,我都想死了,哥哥你想死吗?”


妹妹跟哥哥倾诉

“坚强点嘛妹妹,你怎么这样想呢?你死了爸爸妈妈会更伤心。”

“我活的好累哦,哥哥。”

“你累嘛,你还是要坚强嘛,就没办法嘛,得了病了,爸爸妈妈至今没有嫌弃我们。”

哥哥的安慰牵动这妹妹的心,

妹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,这样的话她只能讲给同病相怜的哥哥听。


妹妹哭

“爸爸妈妈越是对我好我就越是内疚,哥哥”

哥哥心里也很累很苦,但是在妹妹面前,他必须表现的坚强,打消妹妹可怕的念头。

“我们要好好生活不要放弃!”

好好生活对于这样的兄妹俩来说是困难的,

但是哥哥却心生一计:“自己力所能及养活大家的念头----养猪”。


哥哥劝妹妹

十二月的冬天飘起了阴冷的小雨,

但是兄妹俩却早早起床,去集市上购置猪饲料。

兄妹俩吃力的走到饲料店,购买了5斤饲料,

5斤是兄妹俩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。

“妹妹快要过年了,我们把猪喂肥了好过年,给妹妹买新衣服穿。”

“我不要新衣服,我攒钱买良种母猪!”。


买饲料

看着兄妹俩的身影我们肃然起敬。

不仅让人想起一句俗语:“生活虐我千百遍,我待生活如初恋。”

这样的生活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

到家后,兄妹俩分工明确,哥哥倒水,妹妹倒饲料,


喂猪

动作虽然迟缓,但是非常流畅。

喂完猪他们欣赏了好一会儿,希望他们的猪能快些长大。

而后兄妹俩坐在门前,各自捧着书读,学习如何喂猪。

母亲则在一旁,默默的看着努力生活的兄妹俩,眼泪不禁骤然而下。


兄妹和母亲

我们又为做兄妹俩做些什么呢?

母亲再次带兄妹俩来到当地医院。

经过检查,这一次兄妹俩的病因终于有了一丝进展。

医生:“有可能是神经导致的肌肉萎缩。”

但是这种病实在少见,医生也不敢妄下定论。


记得吉林省的元宝军与兄妹俩一样,生活不能自理,瘦骨嶙峋像“火柴人”。

元宝军的家里也有好几个这样的家人,有蹲着走的、也有弯腰走的,

当地骨骼的专家看过之后,

做了初步鉴定:“家族式的基因导致的骨和肌肉发育不良,发病慢、病程长,终身疾病。”


兄妹俩的病或许也是基因突变导致的,

对于无法治愈的消息,兄妹俩表现的很坦然。

“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?”

“男孩女孩我都喜欢,如果我病好了我就可以结婚生子,爸爸妈妈就能抱孙子了。”

这个朴实无华的愿望,对于兄妹俩来说,怕是一生都难以实现了......


结尾

幸运的是,这对兄妹的故事引发当地领导的关注,

当地领导为兄妹俩解决了低保问题、重建新房。

希望兄妹俩以后的生活能有一个保障。

病魔缠身这一事实虽无法改变,但兄妹俩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

谨以此文,祝愿大家身体安康,无病无灾,生活美满。
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